【智慧城市網 上市公司】近日,繼商湯科技之后又一AI獨角獸闖關港交所IPO。9月5日,從港交所公告獲悉,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第四范式”)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表。據悉,這已是該公司第三次闖關港交所IPO。
連連闖關遭遇上市難
2021年8月,第四范式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;2022年2月,因未能在期限內通過聆訊,申請狀態(tài)轉為“失效”;2月23日,第四范式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;8月23日,因未能通過聆訊,IPO申請再次“失效”;如今,第四范式重新遞交上市申請,向港交所發(fā)起第三次沖擊。
“上市難”并非第四范式面臨的挑戰(zhàn),而幾乎是整個AI行業(yè)之困。“AI四小龍”中的曠視科技、云從科技以及依圖科技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歷。然而即便是成功上市,技術落地以及解決虧損問題,仍是所有AI公司必須面臨的“長期大考”。
據招股書顯示,此次IPO,第四范式擬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,計劃募資約37.9億,將用于加強基礎研究、技術能力和解決方案開發(fā),包括研發(fā)團隊擴張和研發(fā)能力提升,擴展公司產品、建立品牌及進入新的行業(yè)領域,以及尋求戰(zhàn)略投資和收購機會等。
決策類AI先發(fā)優(yōu)勢顯著
國內人工智能企業(yè)主要有四大類別:1)視覺類AI企業(yè),最重要的應用是人臉識別和自動駕駛,典型公司有商湯科技、曠視科技等;2)語音語義類AI企業(yè),典型公司有科大訊飛;3)決策類AI企業(yè),可以簡單地理解為“AI下棋”,典型公司有第四范式;4)還有類似于波士頓動力等人工智能機器人類企業(yè)。
繼“AI四小龍”之后,第四范式也堪稱AI行業(yè)的一匹黑馬。來自國信證券的研究顯示,第四范式根植于決策類AI垂直賽道,先發(fā)優(yōu)勢顯著,在決策類人工智能市場占有率達18.1%。天眼查數據顯示,從2015年天使輪融資開始,第四范式至今已完成11輪融資,累計融資總額超10億美元。
坐擁五大國有銀行背書
公司股東陣容強大,不僅有中國工商銀行、中國農業(yè)銀行、中國銀行、中國建設銀行、交通銀行等五大國有銀行投資,還有騰訊、紅杉中國、創(chuàng)新工場、聯想創(chuàng)投、騰訊投資、保利資本等多家明星投資機構及企業(yè)站臺,可謂是星光熠熠。
然而坐擁五大國有銀行背書的第四范式,卻同樣逃不出AI公司“增收不增利”的怪圈。根據招股書,2019年-2021年,第四范式的營收分別為4.60億元、9.42億元和20.18億元;2022年上半年營收為10.58億元,較2021年上半年的7.88億元增長34.3%。雖然營收不斷增長,但虧損也呈現持續(xù)擴大趨勢。報告期內,公司產生虧損凈額分別為7.18億元、7.50億元、18.02億元及5.84億元。
當AI行業(yè)紅利消退、市場競爭加劇,三度闖關IPO的第四范式,能否找到破局之路?我們拭目以待。
關于第四范式
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,是一家人工智能軟件公司,專注于提供以平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,使企業(yè)實現人工智能快速規(guī)模化轉型落地,發(fā)掘數據隱含規(guī)律并全面提升企業(yè)的決策能力。公司的解決方案涵蓋眾多行業(yè),這些行業(yè)包括但不限于:金融、零售、制造、能源與電力、電信及醫(yī)療保健。
本文據財聯社、搜狐科技、資本邦、福布斯中國、不二研究等信息整理。
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智慧城市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-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智慧城市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智慧城市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