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月圓人團圓,賞花賞月共博餅!作為廈門沿襲了300多年的博餅習(xí)俗,每年中秋,博餅都是合家歡聚團圓的*娛樂活動!
中秋月圓人團圓,賞花賞月共博餅!作為廈門沿襲了300多年的博餅習(xí)俗,每年中秋,博餅都是合家歡聚團圓的*娛樂活動!
今年,索迪洲際如期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博餅活動,博餅現(xiàn)場篩子聲音此起彼伏,不斷的傳出喝彩聲及掌聲,在熱烈的氣氛中,每桌都博出了狀元、對堂,這樣就結(jié)束了嗎?還沒有,我們zui終再由每桌的狀元、對堂參與zui后的“王中王”拼殺,“王中王”拼殺的氣氛更是熱烈,大家都在期待zui終花落誰家,誰曾想,剛一開博,銷售部人員便博出了11點的大點數(shù),但是索迪人依然積極參與,都期待能博出12點的高分,一圈完畢后,zui終花落銷售部,這象征著一個好兆頭,寄望銷售趁著紅彩頭,一紅到底,紅氣沖天;
博餅介紹: 源起:300多年前,民族英雄鄭成功以廈門為根據(jù)地,驅(qū)逐荷夷收復(fù)中國臺灣。鄭成功的士兵來自福建、廣東各地,到中秋節(jié)前后,士兵們倍思親人。鄭成功的部將洪旭,為了寬慰士兵離鄉(xiāng)背井、思親想家之念,激勵士兵先國后家,克敵制勝的斗志,便與兵部衙堂(今廈門洪本部巷32—44號)的屬員,經(jīng)過一番籌謀,巧設(shè)“中秋會餅”,讓士兵們賞月玩餅、品茗談天。由于博狀元寓教于樂,活潑有趣,所以鄭成功特別批準從農(nóng)歷八月十三至十八,軍中按單雙日分批輪流賞月博餅。廈門博餅風(fēng)起--廈門一向有“小春節(jié)、大中秋”之說,八月的廈門,滿城盡是骰子聲,此時的廈門人,不在博餅桌上,就在去博餅的路上。
博餅規(guī)則: 人數(shù):
一般是5至10人1桌,當然可多可少,太少沒氣氛,太多,如超過12人,一則*會相對變少,二則每圈時間偏長影響氣氛。
所需用具:
骰子一副(6個),大碗一個(有點深度,而且要瓷碗才好,才能讓骰子在碗里跳起來)
玩法:首先1人(一般是本桌年長位高者)取兩顆骰子扔出數(shù)點,如n點,由扔者開始逆時針方向數(shù)到第n個人,該人為本次博餅的起博者。逆時針依次,每個人每次要把6個骰子一起投進大碗里,眾人依次投骰子,看骰子的點數(shù)得餅。如果骰子掉出大碗,本輪就作廢,到下輪繼續(xù)參與(傳統(tǒng)是下一輪不能投,要空一輪)。
等級設(shè)置:博狀元的大小等級是根據(jù)古時候朝廷的官階作為參照考量的標準。
有1個“四點”的得一秀餅【秀才】.拿完為止.共32個。
有2個“四點”的得二舉餅【舉人】.拿完為止.共16個。
有4個相同點數(shù)的(紅四除外)得四進餅【進士】,拿完為止.共8個。
有3個“四點”的得【三紅】餅,拿完為止.共4個。
若骰子點數(shù)分別為1至6順序排列著的得【對堂】餅(榜眼,探花),共2個。